深圳qm新月论坛,qm品茶坊今日楼凤,逍遥阁茶楼,楼风信信息交流群

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
热门搜索:民主办会  规范运作  改革  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发展 >  改革聚焦
国企改制面超九成 改革红利逐渐释放
【添加时间:2017-10-09 】   来源:中国改革报 分享:

  “全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面达到90%以上,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制面达到68%以上。”近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有关情况时表示,国企改革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亮点纷呈,成效十分显著。

  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22个配套文件,形成“1+N”政策体系;中央企业分类改革全面推开,功能定位更加明确;十项改革试点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的经验;全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面达到90%以上,中央企业各级子企业公司制改制面达到92%。

  据肖亚庆介绍,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国企改革重大举措相继落地,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取得新突破;国企改革红利逐渐释放,企业市场化运行机制更加完善,中央企业集团化管控能力不断提升。

  “改革确实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动力。”肖亚庆说。

  一方面,体制机制改革迈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步伐。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制面占到68%以上,规范董事会建设的中央企业达到83家,92%的地方国有企业建立了董事会。“许多中央企业还在压缩总部人员,在机构扁平化设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肖亚庆说。

  另一方面,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得到了明显优化和提高。肖亚庆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共有34家企业进行重组,企业总数由117家减少到98家,省级监管企业136家开展了重组。“关键是重组以后,企业资产更加优化,资本更加集中,改革发展的方向也更加明确了。”

  改革提升企业发展后劲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在经济新常态下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和更深层的迈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中央企业高度重视、坚决落实,也从中收益颇多。”肖亚庆说。

  率先化解过剩产能。在化解过剩产能方面,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的中央企业去年和今年1月~8月都提前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任务。去年,全国国有企业化解的钢铁过剩产能占全国总量的80%,化解煤炭过剩产能超过2亿吨,占全国总量的73%;今年1月~8月,中央企业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614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5510万吨。“同时,我们还整合了分散到各个中央企业的小煤炭企业,化解煤炭过剩产能超过1亿多吨。”肖亚庆说。

  集中处理“僵尸企业”。据介绍,500户“僵尸企业”和困难企业得到整治和处理。中央企业所属“僵尸企业”和亏损企业整治以后,直属企业亏损大大减少,一年可减少885亿元。

  持续降杠杆、减负债。国资委通过建立风险控制体系,按行业确定负债警戒线,对高负债企业进行管控。同时,通过控制一些困难企业的发债,截至8月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达66.5%,比今年年初降低0.2个百分点。

  深入开展压减工作。据肖亚庆介绍,一年来压减的中央企业户数达到6395户。“这意味着6395个总经理和若干个副总经理的减少,意味着整个集团总部‘瘦了’,这对于中央企业解决小而全、大而全的布局问题有明显作用。”

  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三供一业”和离退休人员深化管理试点全面推开;通过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系国计民生关键领域的投入,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中央企业的发展,特别是提升了中央企业的发展后劲,使得中央企业的发展更符合市场的要求,更符合广大群众对中央企业的期待。”肖亚庆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有很多深层次要求,我们将进一步把这件工作推向前进,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作出贡献。

京ICP备14027375号-1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主办